双城区公正乡科普公益图书馆被人们称赞为“爱心书屋”。这所图书馆座落在宽敞的街道旁,室内干净明亮,环境优雅。书架上有数千册图书,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丰富多彩。这里的书全是免费供孩子们阅读的。
书屋的创办者叫张景奎。他是位大学毕业后回乡工作的普通干部。纯朴厚道的他,今年四十三岁,说起他办书屋的事,充满了爱洒乡间的感人故事。近年来,由于进城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有些父母无暇顾及着孩子,使得一些留守儿童就像脱缰的小马驹儿,整天玩游戏,玩手机,看电视,下河游泳,甚至三五成群混在一起喝酒吸烟。每每看到孩子们这些不良行为,张景奎心里总是一阵阵酸楚。更让他刻骨铭心的是自己小时候,家里很穷,因为买不起书,学校放寒暑假后,他只好跑几十里路,去城里的图书馆看书。有一年初冬季节,当图书馆闭馆的铃声响了,他才知道天色已晚,回家时天冷又饿,路上还遇上雨夹雪,险些病倒……每当想起这些,他就更加觉得书的魅力是无穷的。如今自己走上了工作岗位,能为父老乡亲做些什么?他找到结识了多年,志趣相同的双城区科普书店经理付有为。张景奎想在乡下建图书馆的想法,得到了付经理免费提供图书的鼎力支持。有了这一坚强后盾,张景奎心里不仅充满了感激,而且有了底气。他和妻子从小就青梅竹马,酷爱读书,乐善好施。妻子自然对丈夫想用书的力量,把孩子们从那个不良环境里拉出来感到欣慰。
他与爱人把自家居住的房子腾出来,粉刷了墙壁,置办了桌椅,装饰了门面。随后,杵起了“公正乡科普公益图书馆”的牌匾。老百姓奔走相告,图书馆下乡啦!还是免费的。全乡老少别提多高兴啦。五月的鲜花伴随着书屋一起绽放,起初张景奎夫妻轮流打理书屋,但随着孩子逐渐增多,他俩又都上班,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常来看书的一位退休老教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深深被张景奎夫妻的精神所打动,主动前来帮助管理,随时解答孩子们阅读时提出的各种问题。
到“爱心书屋”读书就跟在学校一样,家长特别放心。仅六个月,接待青少年五千多人次,就连在城里上学的孩子,暑假回家也来这里看书。有时看书的孩子被雨隔在这里,张景奎就用自己的车把他们逐个送回家。对于一些偏远村落的孩子,不便来看书的,他得到音信后,就借下村工作的机会,顺便把书捎去。为了让更多的孩子都能读到书、读好书,他的足迹遍布全乡9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家长们都很感动,乡亲们亲切地叫他“大好人”,把他创办的“公益图书馆”称之为“爱心书屋”。从而也使这个文化底蕴厚重,素有“书香公正”美称的满族乡更加闻名田间村落。(作者:双城区关工委 张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