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一心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

记方正县会发镇和平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曹建富
哈尔滨市关工委2018-07-23 13:47

  当那些即将退休的“五老”把工作的最后一页日历撕下来的时候,接下来的日子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休闲安度晚年,不参与社会任何活动,每天静享清福;二是老有所为,继续发挥余热,参与社会活动,继续为党做贡献。他选择了第二条人生晚年之路,这个人就是方正县会发镇和平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曹建富同志。

  曹建富今年65岁,退休前在村里曾任多年村委会干部。2014年经村党组织研究,决定聘任他为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主持全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几年来,通过他的努力工作,把一个过去较为簿弱的和平村关工组织创建成为全县基层关工工作先进集体。去年,在全县召开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和平村的关工组织受到了县关工委的表彰和奖励。

 
曹建富同志

  胸中装有一颗责任心

  如果说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是一副重担,那么曹建富就是一位勇挑重担的人。曹建富同志刚加入关工组织时,头脑里还是一片空白,不知这项工作从哪抓,抓什么,怎么抓。他通过参加镇关工委举办的农村“五老”培训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镇关工委领导所作的“五老”同志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应该发挥哪些作用的辅导讲座,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开始进入了关工工作的角色。他深有体会地说:“我们的责任就是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的下一代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把他们真正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当初,党支部领导找他谈话,让他肩负起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任务时,老曹满口答应,从未说一个不字,并表示:“只要党组织信任我,我就要在党支部领导下,坚决完成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我要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实际行动来验证我这个老党员没有忘记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老曹到村里做关心下一代工作这件事,一时间全村人都知道了,他的老伴也几次跟老曹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文化又很低,你能给咱村做好这项工作吗?我看你还是让村领导另找他人吧。”他对老伴耐心地说:“共产党员就是要有一份热发一份光,我虽然文化低,但只要认真去学习,努力去做,加上胸中装有一颗责任心,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担当起关心下一代的责任。”老曹同志的这颗责任心,不仅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也是做好其它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工作起来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服务大局抓住中心

  勇气与自信,顽强与毅力,忠诚与奉献,是曹建富的成功秘诀。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要做的事情很多。老曹知道农村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平时除了对青少年抓好教育的同时,更多还要投入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来。他更多的思考,是作为基层关工组织的常务副主任怎样协助村支部、村委会在党的中心工作中去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真正发挥出一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几次参加村支部扩大会议,使他了解到:“打好农村精准扶贫攻坚战,是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农村中最迫切的中心工作,是确保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性工作。只要服务这个大局,抓住这个中心,关工委的工作才算抓到了点子上。”那么,从哪入手去参与这项工作呢?正在他思考这个问题时,恰巧村党支部书记兼关工委主任刘志超同志约他商量这件事。原来,经过调查:全村有19个贫困户,已纳入村里精准扶贫工作之中,经村党支部研究,“五老”曹建富同志调查在这些贫困户家庭当中,有多少有劳动能力的劳动力,让这些劳动力由老曹组织他们参加村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工程中除了“工匠”承担的技术工种外,凡是需要从事劳务的工种,一律由贫困户家庭有劳动能力 的人去干,并付给合理的报酬。这样,既为贫困户增收创造了条件,又使这些贫困户人口体会到劳动致富的道理。当村领导把这个意图向曹老说明之后,老曹认为这个办法很可行,二话没说,主动承担起这个工作任务。他就按村领导的意见,搞了调查,了解到19个贫困户中,有13人有劳动能力,还对他们进行了上岗前培训,从工程开始到现在,一干就是三年,每年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家庭都可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的劳动,增加收入2500元以上,为村里的扶贫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在,和平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有两个屯达到标准,并受到国家、省、市、县领导高度评价。目前,还有两个屯正在建设之中。老曹表示:“只要党组织需要,我将继续努力工作,让贫困户多增加收入,为他们尽快脱贫,贡献我的全部力量。”

  扭转不良民风有决心

  农村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艰难而又漫长,只有不怕困难,百折不回的人才能取得成功。这个村现在25至35岁的男女青年农民,绝大多数都已经当上了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就是这个群体当中的少数个别青年,在农闲季节里,大部时间都泡在麻牌场上、酒桌上。群众给他们编的顺口溜是:“东家走,西家转,麻牌场上去参战,经常忘了给老人和孩子做饭。”“脏话不离口,麻牌不离手,经常喝醉酒,打骂老婆和孩子也不怕丢丑。”这就是形容个别青年家长的形象,对下一代产生了极坏的负面影响。由于这种不正之风,造成男女青年家庭吵架甚至离婚现象时有发生。曹老在村里任调解委员时,就亲自解决和接触过类似的家庭纠纷。曹建富同志想:这种不良风气不仅仅影响村风民风,更重要是受害者都是我们的下一代。他还深有体会地说:“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村容村貌美,而且村民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都要和谐美满,同步发展。”为了扭转不良民风,他与村里的“五老”“十大员”们开会研究,决定采取三条措施:一是组织开好家长会。他们利用村里开办家长学校的机会,会同村妇联、共青团组织,联合开好家长会。在会上大讲家长怎样担负起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家长如何言传身教,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影响身边的孩子,使青年家长受到了启发和教育。尤其结合有的家长由于放松、放弃对自己子女教育的典型案例,使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沉痛教训,更使青年家长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在座谈讨论中,一些家长当场就表示:今后要远离麻牌场,把主要精力放到对下一代人的教育培养上。二是广泛宣传典型。曹建富同志和“五老”“十大员”们协调村妇联、共青团整理出本村家风家教的十个方面的典型材料。这些身边的典型对青年家长来说,都是大家看得见,深受大家尊重的家风家教榜样,让人听后特别信服,很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在宣传过程中,老曹对一些青年家长说:“实践一再证明,孩子成长、成才主要靠家庭、学校、社会的培养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使孩子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三是组织活动。曹建富同志根据农村青年的特点,请求村领导,购买音响设备,在农闲时节组织青年扭秧歌、跳广场舞等适合农村特点的娱乐活动。由最初十几个青年参加,逐渐增加到一百多人,连中老年人也都积极踊跃地参加到活动中来。现在,村中只要舞曲一放,全村的男女老幼都座不住炕,有的晚饭还没有吃完,扔下筷子就往广场跑。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形成规模,并且变成群众的自觉活动之后,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也影响带动了村办企业和个体企业的老板,他们都纷纷捐款,为秧歌队、舞队统一购买服装,打扮成整齐,现已成为县镇村级一支比较活跃的文娱队伍,并多次到县城、镇上参加义演。这样一来,原来久恋牌场上的青年,现在已成为文娱活动的骨干。从此,麻牌场自然解散,村里每天都呈现出载歌载舞欢乐祥和的场面,群众无不伸出大拇指把老曹称赞,过去那种不良之风再也看不见了,这也是曹建富同志为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的又一贡献。

 
曹建富(前排左一)和组建的村民秧歌队

  抓创先争优满怀信心

  敢为天下先,敢争第一,是曹建富的一贯作风。2015年曹建富同志和“五老”“十大员”结合本村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在全镇率先组织开展对失足青少年进行帮教创建活动。一是对2015年前曾经受到过劳动教养释放的青年农民通过结对包帮、包教的方法,改正了错误,没有重新犯罪。二是对青少年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没有新发生犯罪案件,2016年受到省综治委和省关工委的表彰,从而使村关工委的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工作实践中,他深有体会地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只要你用心去干,树立干就干好的思想,结果都能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荣誉是干出来的,搞创先争优,不但是对我们关工组织工作的检验,同时也是对我们每个‘五老’同志的考验。”

  2017年方正县关工委在全县基层关工组织中,开展星级“五好”关工组织创建活动,曹建富同志为了把创建活动搞得更扎实有效,他按照县镇关工委的要求,与村党支部领导商定,重新调整了村关工组织和“五老”“十大员”队伍,为使这个组织更具有先进性、政治性、群众性,村关工委对“五老”“十大员”队伍进行培训,还为他们颁发了聘书。从此,村关工委就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凝聚“五老”力量,关心下一代的群众性工作组织。有了这样的一支团队,就为创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由于分工明确,做到了关工工作天天有人抓、事事有人办,老曹表示说今年上半年就要达到星级“五好”关工组织的标准,按县镇要求提前半年进入全县星级“五好”关工组织行列之中。

  如今,曹建富老人虽年过花甲,但他精神矍铄,干劲倍增,英姿不减当年。他一再表示说:“党的十九大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我们“五老”同志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要以新的姿态、新的作为,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新的征程中留下坚实的足迹和美好的回忆。

 
会议报道
中国关工委领导成员全体 ...
哈尔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 ...
全市各级关工组织深入学 ...
香坊区文政街道开展“家 ...
香坊区红旗街道香电社区 ...
五老风采
通河县关工委“五老”报 ...
一位自觉承担责任和使命 ...
关爱下一代的白衣天使
晚霞熠熠 余热生辉
剪报老人的奉献
55年的执着坚守——叶滨昌
关爱行动
孤儿在母爱的光辉中成长
大爱天梯是这样筑成的
记阿城区东方红小学关爱事迹
牵手失足青少年 开启人生...
用金子般的心关爱留守儿童
爱洒乡间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