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父恩如山,母爱似海。可是,小雨晴父亲病故,母亲走失,她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是不幸的。然而,小雨晴又是幸运的。在她孤立无助的情况下,小雨晴得到了双城区各界的无私关爱,使失去生活信心的她,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她发自肺地说:“是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好心人救了我的一家,让我圆上就学的梦,让我尝到了胜似父母的特别关爱!”
李雨晴同学在弹琴
不幸的小雨晴
李雨晴2006年出生在双城区联兴镇兴功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雨晴5岁时,爸爸外出打工,妈妈照顾年迈的奶奶。由于家里过于贫困,妈妈忍不了繁重的负担和贫困,抛下她和奶奶远走他方,至今杳无音讯。在她10岁时,她爸爸身染重病再不能从事劳动了,家境更加窘迫。第二年与她相依为命的奶奶也患上了脑出血,导致半身瘫痪,拉下了一大笔外债治病。小雨晴无奈辍学,照顾爸爸和奶奶,区关工委得知此事后,与镇党委、学校共同呼吁社会对小雨晴展开帮扶救助,让这个破碎家庭得以正常生活,让小雨晴重新圆上就读的梦想。
2017年是小雨晴最高兴的一年,也是她最悲痛的一年。高兴的是政府出资给她家破落的房屋翻盖一新,体会到了真正的温暖。悲痛的是爸爸病情加重,心肌衰竭,吃喝、大小便都需要靠别人帮助。爸爸需要照顾,奶奶不能自理,让小雨晴雪上加霜。区、镇、校三级关工委和亲朋好友帮助说劝,不能耽搁小雨晴的学业,小雨晴暗含着泪花安慰鼓励自己,不能倒下,不能失去学业,她立志要支撑起这个家,要做个有文化的人。小雨晴求助亲属和左邻右舍,帮助她照顾爸爸和奶奶,学校照顾她晚点到校,早点退校。就这样,一个15岁的小雨晴挑起了照顾老人坚持上学的担子。特别在小雨晴爸爸病故后,奶奶病情加重,小雨晴的身心几乎崩溃了。
幸福的小雨晴
小雨晴的不幸在社会传开后,牵动着各级政府和许许多多人的心,区关工委、小雨晴学校的师生、社会各界人士,一时全区涌动起大爱的暖流,主动帮扶,无私奉献的慈善捐助象春风,吹遍了古堡双城的各个角落。区镇关工委组织企业爱心人士捐款15000元,联兴镇机关干部和教师捐款5800元。哈尔滨《生活报》捐款1000元。省内外爱心人士捐款30000余元。一位不留姓名的老大娘专程从哈市来到学校资助10000元……政府免费为她家安装自来水、电暖气,村上为她和奶奶交纳医疗保险、免费交纳人身意外保险,区工信局干部张爱婷、郭晓松个人帮扶110OO多元,小雨晴每年 获得助学资金1750元,工信局资助1000元,并免费安装室内门窗;联兴学校于鹏校长为小雨晴减免了饭费、书本费,小雨晴邻居的刘阿姨、韩阿姨、赵阿姨、何阿姨轮流无偿帮助病重的奶奶做午饭、洗衣服等家务……无比坚强的小雨晴看到这一切,多次流下热泪。她举起小拳头立誓:“我一定好好学习,好好照顾奶奶,用好好学习的行动回答许许多多的好心人,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力争做名栋之才!”
李雨晴照顾生病的奶奶
快乐的小雨晴
小雨晴以坚强不拔的意志没有倒下,以奋进向上的毅力刻苦学习,以无微不至的关心侍奉奶奶。在她的那张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幸福笑容。 小雨晴是班里的文艺委员,每次学校组织大型活动她都组织同学排练和演出节目并多次获奖,深爱老师和同学的爰戴。
2016年小雨晴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区汉字听写大赛,获得了优异成绩。 小雨晴每天最早到班级,帮助老师在黑板上写好自习题,帮助落后同学一丝不苟,自己帮助值日生打扫室内外卫生,她每次考试在班都在前5名。放学后回到家里,给奶奶洗衣、擦身、梳头、做饭、打扫卫生。她跟邻居阿姨学会了做各样的饭菜,变样为奶奶做上可口的饭菜。怕奶奶心闷,她每天坚持给唱歌、跳舞、逗老人开心。奶奶喃喃地说:"我有个好孙女要不早死了。”奶孙俩在政府和爰心人士关照爱抚下幸福快乐的生活着。
虽说小雨晴的命运遭到了不幸与坎坷,但她还是个幸运儿。她在社会和爱心人士帮扶关心下走出了阴影,转变了命运,成为品学兼优少年。2018年,小雨晴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授予″龙江好少年”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