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县“一粒米”自愿服务队是一个以延寿县加信镇村民曲宏杰为主要负责人、以全国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成、以资助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包括幼儿园)在读贫困生为主和扶持鳏寡孤独贫困老人及邻县学生为辅的自愿服务组织。几年来,在县关工委的热心指导下,不断向社会广泛宣传“一粒米”服务团队的爱心奉献精神。经常与志愿服务队长座谈、交流沟通捐助资金管理和受助学生档案建档立卡等重点工作。同时,积极引导各志愿组织向“一粒米”志愿服务团队那样,继续关心、关注贫困学生的成长,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使贫困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重满足。自2017年以来,该自愿服务队共资助大、中、小学贫困学生114名,其中有63名学生属于精准扶贫户(6名学生已经考入大学)资助金额累计达50余万元。目前,已经形成了有固定捐助人员57人和固定自愿者服务人员30余人的自愿服务组织。同时,在服务过程中坚持“日行一善”、“扶贫济困”、“阳光助学”活动,使这些活动成为整个团队的自愿服务品牌。
甘于奉献,热心服务的团队
2015年,曲宏杰同志发现自己身边个别乡亲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困难,有小孩无钱读书的,有重病无钱医治的。出于爱心,她想帮一把,便联合朋友、闺蜜一共6个人 ,利用微信平台发布消息为他们寻求资助,很快就有北京的裴浩然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北京杨宝红慈善团等爱心人士自愿参加资助了一些贫困学生。初次成功,给了曲宏杰她们莫大的鼓舞和信心,她们决定认真对待这项工作,并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事业努力作好,作出成效。因此,她们将每次活动现场拍成照片,录制小视频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知道进而参与进来。经过不懈的努力,资助者队伍发展很快,受资助人不断增加,整个服务团队有了名气,许多自愿者主动找上门要求加入团队。
2017年初,延寿县加信镇富裕村党支部为了支持她们工作腾出村办公室作为自愿服务队的办公地点,5月1日自愿服务队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固定捐资人57人,分布在全国各地,远到广西、湖南、北京,近到哈尔滨、延寿。他们中有学者、教授、企业家、公务员等各界爱心人士。清华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正商书院传统文化学院院长、中华德商企业家联盟秘书长裴浩然教授一人就在延寿资助了19名贫困学生,而且目前全部在读,不但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还有在延寿一中读高中就开始资助,直到现在考上大学还在资助的大学生。延寿县安山乡富星村贾兴屯的巩莉父亲患肾病综合症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小儿麻痹后遗症不能自理,2018年巩莉以443分考取了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裴教授一次出资5000元作为她的学费,并为她的父母每月出资300元的生活费。以微信平台为活动载体的捐助微信群已达300余人,每人每日一元钱的微信捐助红包准时到账(日行一善),彰显了捐助者们的一份责任和牵挂。30多名固定义工年龄大的60多岁,小的只有十几岁,他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深入全县调查走访,确保了资助工作有的放矢,不浪费资源。
到目前为止,延寿县“一粒米”自愿服务队的资助贫困学生范围已达尚志、延寿、方正等县(市),扶持贫困孤寡老人60多人。
严格管理,确保资金的使用
为了确保捐助的资金和物资及时准确的到达真正需要的受助者手中,延寿县“一粒米”自愿服务队自创了一整套严谨的管理办法。
在自愿者中成立了信息搜集组,负责受助贫困学生的信息搜集和筛选,对所搜集到的大量的贫困学生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去伪存真。信息核实组,深入要资助的贫困学生的家中实地考察,并走访周边邻里邻居进行核实,到该学生就读的学校与老师沟通,切实做到每名受助学生的情况真实可靠。对外联络组,负责利用网络微信、微博平台等各种渠道对外发布受资助者信息,广泛征集捐助人,搞好沟通与对接,确保捐助人和捐助的每名学生有联系有交往。物资采购组,负责对确定的要资助的贫困学生进行认真分析,拿出准确的资金、物资资助方案,并将所需物资采购齐全。资金、物资发放组,负责将每个受助的贫困学生所需的资金和物资及时送到学生或家长手中。
为了避免个别学生或家长将捐助的助学资金挪作他用,延寿县“一粒米”自愿服务队实行所有善款统一管理,按月发放。并成立了专门管理班子,实行网络和传统结合,设立线上和线下两套人马同计一本账,采取网络日和传统月公布的方式使参与者心中有数,一目了然,杜绝了资金流失和物资浪费。延寿县玉河乡中胜村的张弛和张壬是姐弟俩,父亲因车祸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姐弟俩靠母亲打工维持学业,学习成绩都很好。“一粒米”自愿服务队得知信息后,深入其家庭、居住的村中、就读的学校进行认真了解核实,最终确定同时资助姐弟两人每人每月200元,解除了孩子的后顾之忧,孩子的学习劲头更足了。2016年姐姐张弛考取了黑龙江黑河学院,现在就读大三,2017年弟弟张壬考取了黑龙江中医药学校,现在就读大二,俩个孩子的前途一片光明。

不拘一格,资助形式多样化
延寿县“一粒米”自愿服务队,在资助活动中,不拘泥形式不定框框,灵活多样,寓教于助,寓乐于助。他们把每月的5日和20日定为固定捐助日,雷打不动。分别在延寿县加信镇和延寿县城为行动方便可以到现场的学生或学生家长集中发放当月资金,适当时机聘请专业人士统一进行思想道德讲座,对没时间或行动不便的学生或学生家长,他们会直接将资金送到家中。对出现特殊情况或特别困难的,他们会不定期随时随地进行走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延寿县玉河乡新城村的李琪琪,父亲去逝母亲离家出走,丢下小琪琪无依无靠。“一粒米”自愿服务队在琪琪的老师处了解到,由于孤单琪琪有自闭倾向,马上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经过多方努力,为琪琪找到一位有经验爱孩子的自愿者做爱心妈妈,有了爱心妈妈的关爱与无微不至的照顾,小琪琪逐渐开朗起来,慢慢走出了自闭的阴影,学习成绩也开始上升,现在“母女”俩的感情很好,相处很融洽。
延寿县延寿镇胜利小学10岁的许金华,母亲是智障人士,18岁时嫁给了60岁的许金华父亲,现在28岁的智障母亲不能自理,父亲70多岁长年生病,许金华不能上学读书,自愿服务队把许金华从家里接出来为她安排舒适的公寓,并支付了每月300元的生活费,使她有学上有书读。自愿服务队的主要负责人曲宏杰,对他们资助的112名贫困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提起哪一个孩子她都能像自己孩子那样如数家珍说出孩子的全部情况,而且准确无误。
除资金资助外,“一粒米”志愿服务团队,并不满足于解决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而且计从长远,为了开扩孩子们视野,增长见识,2018年6月和7月,由曲宏杰带队,每名自愿者负责两名学生,两次各带25名贫困受助学生到哈尔滨公园和黑龙江科技馆游园参观,使孩子们跳出自己的小天地,在更广阔的大舞台吸收营养,增长知识和见识,为实现更大梦想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