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的党龄,20 多年的关工路,10种疾病的折磨,8次手术的痛苦,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险境,摧不垮一个娇小的身躯。因为,她有一腔炽热的情怀,有一颗默默奉献的大爱之心!她就是双城区关工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范金信。
2000年范金信从双城市供销联社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岗位退居二线后,正值市委研究充实关工委驻会干部人选,领导们把目光全都聚焦在了范金信身上,“老范同志,关心下一代工作责任重大,你一贯工作踏实认真,为人善良有爱心,市委决定派你去关工委任职,发挥你的余热”,一位领导找她谈话。范金信顿感一股暖流涌遍全身,心里在想,这是组织对自己的莫大信任,不能辜负组织的期望!她欣然地答应了。

家人得知她要退而不休,这下可引起了一场风波: “这些年你没黑带白的工作,如今终于退下来了,得陪陪我出去逛逛祖国的大好河山,”老伴话音未落。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搭上了腔: “妈,你身体已经严重透支,应该在家里好好调养身体,那份工作就别干了,再说一个月才150元补贴,咱家不缺那点钱……”
范金信打断家人的话,坚定地说:“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一位老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咱不能打退堂鼓,更不能光顾着自己的利益,那还是共产党员吗?再说,上了年纪身体哪能没有点毛病,吃点小药溜着就没事了”。家人知道拗不过她,也只好做出让步。
3月5日,让范金信终生难忘,就是这个特殊的日子,她成为了关工人。也许是有意为之,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冥冥中早有注定,老范从这天起,就像雷锋一样,钉子般地扎根在她的关工事业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无闻地一干就是20多年。
单位的“好管家”
区关工委办公室,是单位运转的“总开关”,是上下沟通协调各项工作的枢纽。组织分工,她任职关工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还兼职会计,三项工作一肩挑。可见范金信的工作多么重要,多么琐碎繁杂,工作量该有多大。但她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无论是财务帐目,她都做到分毫不差,还是采购办公用品……她都要货比三家,反复议价。“不能因为是单位的事就敷衍,更不能因为花单位的钱就铺张浪费。”她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有时为了省一块钱都要来回跑几家商店,比质量,看价格,和店主讲的面红耳赤,甚至软磨硬泡,最后都是商家缴械投降,老范大获全胜。关工委创建初期没有电脑打字机,单位材料都是到外面打字社打印。有一次开工作会议急等报告,她往返于打字社十佘次修改材料,晚上下班步履蹒跚,筋疲力尽,望着楼梯上不去,还是儿子背她上楼,看到母亲躺在沙发上唉哟唉哟的样子,儿子和儿媳妇偷偷落泪……

她常说,单位和个人家过日子一样,不能大手大脚,所以,她对各种办公用品的使用丁是丁,卯是卯。诸如使用打印纸、笔记本、笔等日常耗费较多的办公用品,她都精打细算,每次按需按量购买,以免浪费。同事都说她抠,都怨她太认真。老范总是“一笑泯恩仇”,时间一长,大家也习惯了老范的“脾气”。多少年来,她到市委政府或是相关部门协调工作,大多都是步行,遇到急事打的,她也从来不报销车费。她对自己严格,对同志也一样。有一回,一位新来的同志招待朋友,找她报销饭费,被她拒绝,她语重心长的对这位同志说:“一来咱单位有规定,这个规矩我不能破;二来关工委是个穷衙门,节省点钱要用在为孩子的服务上。”每年筹备工作会议加班,多数都吃合饭。二十多年来,为单位节省了几万元。
领导的好帮手
加强关工组织建设,根在基层,只有抓关键,强筋骨,才能充分调动每个关工干部的积极性,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充满活力。驻会干部分工由范金信负责及时了解掌握街道、乡镇关工委的变化,提出调整充实意见。虽然工作千头万绪,但她坚持工作下沉,进街道、跑乡镇、下社区掌握实情,处处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正是由于她对基层情况摸的准了解的细,使基层关工委的班子得到了及时调整。今年初,单城、青岭两个乡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因拖欠补贴而产生了不想干的念头,她除了向主任汇报,还耐心的做俩位同志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一定要坚持,可能乡镇财政遇到了暂时困难,但一定会解决的。在她的鼓励下,两位老同志没有因此而耽误工作。经过多方努力,也是由于市关工委来双城调研的促动,这两个乡镇关工委常务主任纷纷打来电话说,拖欠一年多的补贴补发到位。两位老同志的工作热情更高,干劲更大,整天奔走于村屯学校,先后创建了两处儿童之家,并且深入学校讲党史等红色故事,受到了师生们的点赞。老范有晕车的毛病,每次下乡车窗玻璃都要摇下来,夏天还好说,冬天车开着窗户冷的受不了,每每出去租车熟悉的司机都直摇头。今年七月,她与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去单城镇调研,回来时,正值高温,加之道路泥土分扬坑坑包包,颠簸厉害,司机不得不关上车窗打开空调,快要到家时,老范顶不住了,胃里翻江倒海,呕吐不止,头晕脑涨,面色如纸。常务副主任搀扶她下车缓了半天,总算停止了呕吐,坚持走走歇歇步行回家。那位司机感慨地说,“像她这样的老干部太让人敬佩啊!”

范金信对领导交办的工作,她都竭尽全力办好。尤其是全区31个街道、乡镇、局关工委班子的动态变化,她都心中有数,平时常与这些常务副主任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甚至连这些干部家住在城里,还是农村,她都一清二楚,熟记于心。在她的办公桌上和家里堆放着厚厚一摞子工作日记,正是由于她勤奋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大量真实准确的信息,也为指导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她对办公室的每项工作都特别精心,没有她操不到的事。有一天晚上听孩子说,夜间有大雨,她忽然想起办公室的窗户没关,马上去单位,把窗户关好才放心的回来。还有一次老干部局门卫八点多种给她打电话说,关工委有个办公室灯没关,她依旧去单位逐个办公室检查一遍才返回家。
这些年,单位最挠头的一件事就是经费,区关工委的经费虽然纳入财政预算,但因财力紧张,常常不能及时拨付到位。为了不分散领导的精力,全神贯注的抓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她主动把跑资金的事承担下来。有几次在财政局还没上班的时候,她早早就在门口等候。有人调侃她调到财政局工作了。但这事也深深感动了局长,有一次她去请钱时,局长客气的对其他人说:“你们都先等等,我先给关工委的事办了。”局长一边给她沏茶倒水,一边批报告,关切地说:“老大姐,这点办公经费让你折腾好几遍,我们实在过意不去。你们关工委干的是大事,花的是小钱,以后只要财政有钱,我第一个拨付给你们。”临送范金信出办公室时,局长又再三承诺:“在财政没钱的时候,我就是个人借钱也要保证关工委的经费,请大姐放心!”局长的一席话,让这位从不落泪年愈花甲的范金信眼泪扑籁籁的滚落下来……
病魔的大克星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本就有多种病缠身的范金信又病倒了。从2007年甲状腺癌变手术,到2012年脑垂体瘤手术,以及腰椎狭窄、半月板损伤手术,大大小小的手术她历经了八次。而让她从生死线上闯过鬼门关的是脑垂体瘤手术,当她被推进手术室前,再三哀求医生说:“请一定要治好我的病人,我还要工作啊!”经过6个多小时的手术,又在ICO重症监护室一天一夜,当她醒来被推进病房,第一句话问大夫:“我几天能上班?”大夫苦笑着说:“你差点摸了阎王爷的鼻子,还要上班?需要静养6个月以上!”范金信望着挂满吊瓶的点滴架,心不在焉地点着头。她住院出院不到一个月她就背着家里人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她热爱的关工岗位。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源于她对党的执着信念和无限忠诚,在她的履历表记载着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那还是1969年范金信担任双城县永胜乡党委副书记的时候,在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下,她组织全乡妇女歇马不歇车,身先士卒,挽起袖子加油干,夺取了农业大丰收,在全县树立了榜样,黑龙江日报以《第二个李双双——铁姑娘队长范金信》为题,报道了她的光荣事迹。从那时起,坚韧的铁人作风就在她的血液里流淌。
她常对家人说:“人要是蹲在家里呆着能变傻,而干工作能让人有活力,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所以,她的颈椎、胳膊、腰椎经常贴着膏药坚持上班。
2019年,一直困扰着她的白内障眼疾手术,由于工作太忙,一拖再拖。2020年,新冠疫情突袭而来,她的工作更是忙碌不堪,手术也更是遥遥无期。她用对工作的热情与病魔共舞,工作成了她战胜病痛最好的止痛剂。
掌声、鲜花和各种荣誉铺满了她的耕耘之路。参加工作以来,范金信获得省市各种表彰奖励的证书装了一箱子。前几天,在双城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暨表彰大会上,范金信又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荣誉奖章。
当笔者采访她时,她无限深情地说:“只要党需要,只要孩子们需要,她就会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坚守关工路,奉献一生情,这是范金信在平凡的关工岗位上,金子般的信念!她将孜孜不倦地继续耕耘,她坚实的足迹,定将化作一条坦途,一抹灿烂的夕阳,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