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五常市,有着这样一位退休老干部。退休后没有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而是走向社会发起了《和谐家庭中国行》千场公益讲座活动。十多年里他和妻子在全国多个省、市、地区的学校、社区、街道、企业、进行公益讲座上千场。他们用爱抒发着对国家的感恩;用心呵护着祖国的下一代;用情传递着古圣先贤的智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奉献人生、服务社会的人生价值。他就是热衷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爱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吴英同志。因为工作出色,被五常市关工委聘为关心下一代讲师团团长。

发挥余热 主动作为
吴英同志曾在基层党委担任党委副书记,2005年他从五常市农委系统退了下来。退休后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还是趁着身体硬朗为社会继续做点事情?他们选择了后者。当时孙子才两岁多,儿子在机关上班,儿媳在离五常市区五十多里路外的乡镇政府上班,此时也正是孩子们需要父母帮忙照顾孙子的关键阶段。有一天,吴英对儿子说:“我和你妈决定退休后到社会上去做志愿者,义务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家庭和谐幸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不能帮你们照看孩子啦,你们就幸苦点吧。”儿子早就知道父母退休后的想法,于是对父母说:“退休后干什么是你们的选择和权利,更何况去做一项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我们做儿女的应该支持,照看孩子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只要你们二老开心快乐就好。”儿子的一番话既让父母高兴又让父母心酸,高兴的是儿子的理解和支持。心酸的是这一走就是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能帮助他们照看孩子,给儿女的工作增加了负担和压力,内心有一种愧疚感。
为了实现退休后服务社会奉献人生的夙愿,吴英和妻子在2008年正月告别了亲人,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漫漫征程。
工作初期,由于传统文化断层的原因,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加之朋友的不理解和亲人的牵挂,这些都是阻力,但都没有动摇他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与信念。在山东淄博讲课时。一名公安缉毒所的副所长带领14名干警学习传统文化。这名副所长问吴英老师:“这些年您在全国各地义务弘扬传统文化有什么体会?”吴英笑着回答:“很不容易。”于是这名副所长从文件包里拿出一张会议纪要笑着对吴英说:“这回可有人支持你的工作了,这是习主席在山东曲阜视察时的讲话。”只见文字是这样写的“我这次到山东曲阜考察,就是向全国发出一个信息,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当吴英同志看到这段文字时热泪盈眶,深深的鞠了一躬。并对那名副所长说:“有习主席的支持,苦点累点值得!”
情系公益 无私奉献
2008年10月份他们在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在吉林省桦甸市建立第一家公益道德讲堂。针对不同的人群,开设不同的课程。有《感恩与孝道》《父母规》《弟子规》《好家风造就好人生》等课程。桦甸第四小学四年级学生去讲堂听感恩课,中午回家吃饭有一定困难,为了节省时间,吴英和爱人他们自己掏腰包供学生吃午饭,孩子们感动的说:“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一天吴英老师共讲了三堂感恩课。
一个大学本科生叫郭芷含在听完感恩课痛哭流涕的说:没学习传统文化之前,我认为自己很好,学完之后我才认识到我是多么没有良心。妈妈为我吃了那么多苦,遭了那么多罪,可我还说是后妈,反而伤害她,让她为我流了那么多寒心的泪啊!不学习传统文化,我不知道何时才能醒悟。我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祖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学好传统文化做有文化有道德的大学生,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英和妻子深刻认识到,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为来的希望。中国教育之根本不仅在中华之少年,更应在华夏之父母;中国教育之希望不仅是在学校,而是在千万个家庭亿万个父母,父母兴则中国兴,父母强则中国强!要想孩子好,父母必须先好。于是在开展对学生感恩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家长的培训教育。举办《智慧父母》家长学习培训班。通过学习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班上竟有五对离婚的家庭在培训班上破镜重圆;还有十多对想离婚的父母不离婚了,在学习班上夫妻抱头痛哭相互认错、相互感恩。一位母亲找到老师,请教孩子不听话有什么好方法?老师告诉她:“孩子不听话和不良行为,是父母的榜样没有做好,只要父母好孩子自然会好。”
真心感动了各界的爱心人士,桦甸市宣传部的领导也前来指导工作并提出希望和要求。
桦甸的学习班结束还没有休息,他们又被邀请到内蒙赤峰市传统文化讲堂。三百人的场地座无虚席,参加学习的有机关干部、政法系统的领导、还有本市的市民。通过十五天的学习,大家找到了做人的应当遵循的原则,知道了应尽的责任,懂得了夫妻和睦,孩子成长的道理。一位70多岁的大娘听完课后痛哭流涕,忏悔自己不会当妻子和母亲,对不起丈夫更对不起子女;还有一对妯娌忏悔自己如何对不起婆婆,向婆婆赔礼道歉“我错了”,从此婆媳关系好了,家庭和睦了。
2011年的11月份他们应邀去河北围场县讲课,吴英老师左手拎着两个电脑笔记本,右手提着装有投影仪和音箱的大提包,背后还背着洗漱用具和换洗的衣服旅行包。就这样他们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行动在围场县的七个区。有一个村党支部书记的妻子性格暴躁,怀疑书记有外遇,经常吵架。她说:“以前我就是一个母老虎,蛮不讲理,让外人看我多有本事。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我做错了,我不是一个好女人,不知道做妻子的责任义务,就知道吃喝玩乐,更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的的方法,也不懂孝顺公婆、恭敬丈夫。从今以后我一定做个好媳妇。”还有一对夫妻都50多岁了,他们天天吵架,东屋住一个,西屋住一个,愁得男人天天喝闷酒,喝得脸色铁青没有人样子。为了让这个家庭和睦,大家用哄骗的方式让他妻子去听课,妻子听了一天半的课就知道是自己做错了,在课程最后一天把丈夫找到课堂,当场向丈夫赔礼道歉,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晃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大家开始忙着购买过年的年货,可是老百姓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一点不减,要求老师在这里过年,直到腊月二十七才从四合永火车站上车返回五常过年。和亲人团聚总是那样暂短,正月初十他们又踏上新的征程。
一次在去齐齐哈尔讲课的途中,由于客车急刹车吴英同志的妻子马淑文老师的肋骨撞折了三根,马老师没有怪罪司机而是自己承担了责任。在家养伤期间,由于事先约定好的课程,马老师在第五天忍着疼痛去职教中心为那里的家长和孩子上了亲子教育课。养伤第十二天,马老师在丈夫吴英的搀扶下又乘飞机去了早已约定好的威海北洋职业技校为那里的教职员工讲课。学校领导知道马老师的情况后心疼的说:“你怎么可以这样不注意身体,讲课可以延期也可以取消,可你的身体恢复是最重要的。”马淑文老师说:“身体固然重要,讲诚信更重要,只有讲诚信才能尽好本分干好工作,就当我去医院看病了",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她的伤也好得非常快,别人用三个月她只用二十多天的时间就痊愈了。
弘扬正气 传递美德
在东莞一次讲课中,吴英发现他们讲堂墙上的感恩词中没有“感恩国家”的词句,要求他们把“感恩国家培养护佑”加进去。一个老板学员很不情愿的说:“我今天有钱了是凭我的能力水平赚到的,为什么要感恩国家?”吴英老师听后很伤心,没想到改革开放养了这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在讲课中针对这一现象问大家:“没有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你能赚到钱吗?没有国家的护佑,假如战火纷飞连命都难保,你到哪里赚钱?我们做人不能忘本,更不能丧良心。我们夫妻之所以退休后在全国各地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报国家培养护佑之恩。怎么报国家之恩?就是让更多的家庭和睦幸福,更多的孩子懂得感恩。只要有一个地方需要我们讲课,我们就会在所不辞。”课后那个老板找到吴英老师认错,老师要求当大家的面忏悔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
东莞之行让吴英夫妇感到弘扬传统文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他们感到肩上有一份责任和使命。家是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小家好了,整个国家才能好。于是他们写下了四句话:“回首人生自感叹,羞愧做人数十年,夫妻携手担道义,愿洒爱心暖人间。”爱心不但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还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在一次在锦州火车站换车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大娘还在卖报纸,可是半天也没能卖出一份报纸,看到这位可怜的老人为了几分报纸而不能回家休息,吴老师二话没说全部把剩下的报纸买下。旁边的人说你的心真好,吴老师笑着说:“我买的不是这几份报纸,而是让人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好人的爱心。”
2018年,吴英夫妇回到了家乡五常市,在得知吴英夫妇走遍全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后,五常市关工委立即向吴英同志抛出橄榄枝,希望他们能为家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贡献,吴英同志欣然接受了关工委的邀约。关工委为讲座的开办协调联系乡镇社区街道党组织和中小学,为讲座提供车辆、安排会场,市关工委的信任和支持激起吴英同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在关工委的大力协助下,经市妇联、教育局、团市委的协调,从五常市雅臣小学校开始,启动了《阳光教子》家庭教育进学校进社区百场公益讲座活动,吴英作了“树优良家风,做智慧父母”、“传承红色基因,做时代青少年”、“寻英雄革命路,展少年爱国志”的主题讲座,先后在多所中小学、社区、农村进行了讲座。在兴隆中学的一次演讲时,因场地小,就得分上午和下午两场,上午给学生讲感恩课,下午给家长讲《智慧父母》课,讲完课嗓子都哑了,吴英却说:“嗓子哑了几天就好了,关心孩子的成长可是关乎他们一生的大事。”2018至2019两年,吴英同志的足迹遍布五常市24个乡镇的中小学、市直12所中小学以及社区企业,举办各类演讲百余场,听众从机关干部到企业职工,从中小学生到学生家长,把一个共产党员对下一代的关爱播撒在家乡的土地上。
十多年中吴英和妻子行程十万余公里,先后在哈尔滨、吉林、辽宁、内蒙、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北京等多个省份的城市、街道、乡村、机关、学校、企业进行公益讲座近千场。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套与时代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生活和国家行为相联系的传统文化讲座模式。针对当前社会父母外出打工多,留守儿童由老人看管这一现象,他们开设了《如何做好隔代教育的几点方法》课程,为老人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指明了方向。
一堂堂开启心智的讲座,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案例,一次次荡涤心灵的洗礼,使很多人受益。许多离婚的家庭破镜重圆了,许多想离婚的家庭和好了,孩子们重新感到家庭的温暖,许多迷茫和不听话的孩子也找到了方向,懂得感恩孝敬父母。2013年吉林市的一个作家将吴英老师的讲课稿汇集成《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一书,此书出版后,免费赠送给全国各地的学习传播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供大家学习参考。2014年吴英同志被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吸收为会员,纳入中国传统文化专家人才库,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并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期刊上发表《如何把社区讲堂办成群众喜欢的讲堂》文章。2016年又被内蒙巴林左旗教育局关工委聘为“家长学校”讲师团讲师,在中小学进行“以德树人、家校共育"公益讲座。
走遍全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奉献家乡,传播育人方法。2019年吴英同志被五常市关工委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妻子马淑文被老科协评为先进工作者。
一晃十三个春秋过去了,已是68岁的吴英同志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促进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默默的奉献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