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和工作都在呼兰这片土地上,青春在这里燃烧,理想在这里追求,愿望在这里实现。退休之后,不忘初心,忠贞不渝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呼兰河畔燃烧一抹晚霞。
他就是呼兰区关工委主任李志林。

李志林同志
呼兰大地这片热土,一直令他魂牵梦绕,在外地工作几年后,他又回到了呼兰工作,先后任呼兰区政协副主席、区人大副主任。2017年退休后,任呼兰区关工委主任。
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关心下一代成为李志林新的工作使命。上班的第二天,他就带领班子成员去教育局调研关工委,并就开展学校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和“十小明星”活动进行交流探讨,逐项地进行落实,把教育关工委的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发展。几个月后,区关工委在东方红学校召开了校园文化活动推进会,全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展开,推动了全区中小学关工委工作开展。

为了更好地学习道里区关工委开展“十小明星”,李志林主任召开多次中小学关工委负责人座谈会,征求活动开展的意见,制定了符合呼兰区实际的工作方案,下发到各基层单位,不定期地进行调研指导。全区选出100名区级“十小明星”进行表彰奖励,每名小明星奖励一个羽毛球拍。由于这项活动开展的好,区政府拨款进行奖励,这在关工委工作中还是很少见的,是李志林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奉献的体现。
呼兰区关工委办公条件一直很落后,四个人一个办公室,没有电脑,一直借用老干部局及个人电脑上传下达有关情况,非常不方便。李志林主任上任后,立即与老干部局共同,又给了一个办公室,请示区政府拨给了经费,购买了三台电脑,一台打字复印机,按照了宽带,并且,与开发区共同,把旧办公桌椅全部更换一新,办公条件的改善,鼓舞了职工情绪,单位面貌一新。

为了更好地搞好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他带领班子成员,先后深入到农村9个乡镇和城区10街道进行调研,脚踏实地了解农村基层情况,组织“五老”和乡镇领导召开座谈会,一地一策地解决农村关工委工作缺项。人员配备不齐不利,工作开展不平衡的问题。使全区街道乡镇、村屯、社区、中小学都配齐了关工委负责人。按照创建“五好”关工委的要求,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完善了创建方案,特别的是对农村青少年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进行了“大拉网”似的排查与登记,各级关工委组织都层层建档立案,使关工委组织在工作中情况清、重点明,有抓手,有的放矢地进行关爱,避免盲目性,工作更加扎实,成效明显。

“讲好呼兰故事”这是呼兰关工委多年关工委工作的品牌。李志林来到关工委工作后,召开座谈会对这个品牌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在以前讲呼兰“革命斗争”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讲好呼兰“改革开放”的故事,鼓励“五老”写演讲故事,协调有关部门为“五老”讲好呼兰故事提供平台。
在纪念“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活动中,呼兰区关工委为了宣传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先进,鼓舞典型,与呼兰区作家协会共同举办了纪念“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征文活动,全区关工委人员、青少年、“五老”勇跃参加,收到大量反映关工委工作的优秀征文。经有关部门组织评选,有10篇呼兰藉的作家获奖,评选出优秀“五老”、优秀青年工作者、优秀青少年进行大会表彰奖励。同时,聘请作者为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讯员。通过这次活动,关工委的工作在全区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扩大,各地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近两年来,受疫情的影响,给关工委开展各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他同班子成员一道研究“网上活动”,创办了微信号《阳光与春苗》不定期发布全区关工委工作动态,转发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交流本地区的工作动态。使关工委工作没有因为疫情停下来,更加深入持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更加鼓舞了李志林主任,他对“五老”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者说:只要我们人人都为青少年做一件好事,国家的大事就做好了。
呼兰河畔的晚霞正燃烧,点燃晚霞的李志林正在意气风发,高擎火炬,走在青少年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