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是金色种子收获的季节。
深秋,冰城哈尔滨暖阳普照,色彩斑斓,大地一片金黄。
10月17日上午9时许,黄河路7栋3单元301室来了几位非凡的客人。省市区关工委领导亲自上门为白老颁发“最美龙江五老”荣誉证书,街工委、社区书记献上花篮。省关工委常务主任郭晓华语重心长的说:“白老,你的事迹很感人,你给全省五老做出了榜样,我们大家都向你学习。”市关工委常务主任张桂华接着说:“白老,从今往后要多注意身体,量力而行”。白老手捧荣誉证书高兴地说:“我身体行,经济条件也行,小车不倒只管推”......话音刚落,瞬间屋里爆棚,掌声、笑声、赞叹声交织在一起,从三楼飞出了窗外.....

省关工委常务主任郭晓华(中),市关工委常务主任张桂华(右二)看望“省最美五老”白韧(左二),南岗区关工委主任倪小平(右一)陪同。
所做所为,人心所向,居民称颂,最美“五老”非他莫属。
他把初心大写。当国家需要,灾区需要,孩子需要,他还像军人一样冲锋在前,义无反顾,慷慨解囊。抗疫捐赠1万元特殊党费;四川地震捐赠1万元;为38名贫困孩子61人次资助上学8.6万元;还有随时随地说不清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共计捐款达10万多元。
他把责任扛起。为了工作,为了社区,为了教育,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耕牛,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备课学习,把“五老”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为社区建设文化楼道制作宣传报20多块;出黑板报30多期,关爱青少年成长和表扬好人好事等45块展板;为老年人宣传健康养生知识出刊60多期;离休近40年来,深入到学校、社区、企业,线上线下,讲好中国故事近50场,受教育孩子达1万多人。
他把困难咽下。不麻烦干休所,不麻烦社区,不麻烦邻居,他是泰山压在头顶不吭一声的抗癌患者,坚韧不拔,无所畏惧,负重前行。他患有膀胱癌、突发性心脏病,老伴脑梗,抗癌14年,做了3次大手术,化疗36次,服用6年汤药,在住院期间和5个孩子谈话,给12个孩子复信。
2022年荣获黑龙江最美“五老”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哈尔滨市关心下一代优秀“五老”十大员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南岗区关心下一代优秀“五老”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荣获南岗区优秀“五老”十大员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南岗区关心下一代关爱青少年模范“五老”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南岗区关心下一代优秀“五老”十大员标兵荣誉称号。
一项项荣誉,沉甸甸的证明;事迹突现,力量无穷。
他就是“五老”白韧同志。
一、一份承诺,让老兵奉献精神“立”起来了
退伍不褪色,一心为孩子。
时间定格在2011年除夕傍晚。
白老和全家人正在开家庭会议,白老说:“今天是过春节的大喜日子,又有一个喜事和大家商量”。这时,老伴马淑敏抢着话头说:“我和你爸有件事考虑了很久,现在社会上仍有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不能继续学习,我和你爸想拿出一部分积蓄资助困难学生”。白老说:“本来我们的积蓄是准备留给你们的,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白老说完后,家中很安静,钟表的滴答声清晰可辨,过了一会,还是女儿白继红首先打破了宁静说:“我首先同意爸妈的意见,咱们家爸妈和我哥都是当兵出身,爸妈这些年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一件衣服穿了多少年,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朴素精神,现在又拿钱助困学生更加高尚伟大”。儿子白峰说:“妹妹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我既是党员又是军人还是国家干部,在正义的高地上我不能缺席,真的需要的话,我们家也可以出一部分资金”。孙女说:“爷爷常说道德无根可树人,传承革命传统,功德无量,意在千秋,资助贫困学生很有意义”。外孙子也表态说:“积善之家必有余情,我们家是区的五好家庭,一定要把好的家风传承下来”,这时,孙女和外孙子站起躬身鞠礼说:“正好借着过年之机,我们给各位长辈拜年,祝你们健康长寿”。
午夜,爆竹声声。那天的年夜饭白老破天荒的喝了很多的酒,万家灯火格外入眠。

白韧同志
白老1949年入伍,是空军第一飞行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83年从部队离休,回到黄河社区干休所养老,今年92岁,生有一双儿女都是党员。老伴马淑敏老党员1983年从52中学离休,离休后是社区党支部书记。白老是苦出身的孩子,家境贫寒,是大伯供他上的大学,在部队期间他把这份感恩延续给战友、老乡,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有一回,有位战友提不起精神,老白与战友谈心,了解到战友母亲生病,没有手术费,老白把攒的给母亲的钱借给了战友,并对战友说:“钱不多拿去应急吧”。又有一次,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河南某地,看到有的老乡用野菜、树皮、树叶甚至更加难吃的东西来填充肚子,孩子们饿得骨瘦如柴,身材矮小,老白说孩子们正在长身体便将自己分配到的食物送给有孩子们的老乡,自己却每天只吃一顿馊了的豆饼,说起这些往事,白老微笑着说,那时候不觉得苦,只想着能当兵就是光荣,成为党员更光荣。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顿时之灾。
2011年,已是82岁高龄的白老,在他第二次膀胱癌术后又突发心脏病住院,老伴马淑敏也因脑梗住院。出院后,为了长久帮助孩子他们有了新的想法,他们想到自己由于年事已高,且所患之病皆具突发性,为防不测,欲将身后之事向女儿和所在社区做个保证,并与社区进行签约,共七条,在其第四条中明确写道:我的钱都是党和人民给的,除生前捐助贫困学生外,在存款中留有50000元作为资助贫困学生专用,每年5000元,十年为期,可分年交社区代为资助。并指出,如在十年之内他和老伴都不在时,此事由女儿白继红执行,儿子白峰督办。并且郑重写下了“助学承诺书”,他和老伴马淑敏分别签字,交黄河社区和街道关工委保存,当老伴问他为什么十年办完,白老说:“十年后是2021年,正好是我党建党100周年。我们这些老党员在有生之年,为我们党的旗帜办点加分的事情,让党旗更加光彩”。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白老不但完成了他的承诺,另外每年又增加5000元,按照自身努力成绩好3000元,努力但因为天资限制成绩一般的2000元标准,又多资助了2名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白老的带领和精神鼓励下,街道、社区的“五老”纷纷向他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青少年教育领域发光发热。黄河社区“五老”马义尧从部队退休后,看到附近的网吧为了挣钱,收留未成年人打游戏,他又当起义务网吧监督员,起早贪黑多次深入到辖区各个网吧进行巡视,有效控制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芦家街道宣庆社区“五老”史德林退休前是电焊机厂厂长,退休后被评选为宣庆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无偿地为广大业主服务,看到小区没有健身器材,他主动去找有关人员批示,到处筹备资金,多次千方百计联系,最终安装上健身器材20套计28件,又主动担负起维护养护任务,健身器损坏多次他都维修更换,老史受到居民一致好评。
二、十年助捐,把党员为民情怀“立”起来了
践行承诺老当益壮,始终不渝向前走。
为了实现他们的诺言,他和老伴马淑敏在小区、社区、办事处,在更大的范围寻找帮助贫困学生就学,在马老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了不同家庭的需要资助的学生。
2011年,一天傍晚,白老和老伴马淑敏,向4号楼3单元501室胡海生家急匆匆走去。
胡海生同学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天是发榜的大喜日子,但他家一直高兴不起来,胡海生同学父母双双下岗,家庭困难,需要社会资助才能完成学业。社区将情况写在小区内公示板上,白老遛弯时看到了,便和老伴主动上门,排忧解难。把门叫开时,胡海生家灯光很暗,一家人看着录取通知书发呆,白老自我介绍,才让胡海生一家人找回了思绪,白老说:“这是我老伴,听说了你家的情况,我们拿来1000元钱来帮助孩子继续求学”,胡海生一家十分感激。后来胡海生已经成为一名博士,现已参加工作,白老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胡畔考上大学了,这个好消息在社区不胫而走,大家都说这孩子有今天真的要感谢白老一家子。
事情是这样的,2011年,春节刚过,白老和老伴马淑敏将1000元钱送到社区关工委,主动要求资助贫困孩子上学,因为不想给孩子造成压力,再三要求不要公开资助人姓名。社区经过筛选将1000元钱资助给社区内学习成绩好、家境贫寒、准备高考的胡畔同学。在她高考前一天,白老又通过社区为胡畔同学送去包装精美的巧克力,并附上卡片写上鼓励的话语。孩子和家长十分感动。经过努力,胡畔同学考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在报到前夕,孩子和家长找到社区,要求无论如何要见一见“好心人”。在社区关工委多次沟通下,白老终于同意与孩子见面,但还是要求孩子不能买任何礼物。社区带着胡畔和她母亲来到白老家中报告录取的喜讯时,白老又资助她500元钱和学习用品,以表示祝贺。白老再三希望胡畔同学要好好深造、学业有成,将来更好的报效国家,白老的一席话给胡畔同学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胡畔同学毕业后经常到白老家中探望,叮嘱白老注意身体,目前胡畔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表示自己选择这个职业就是要把白老对自己的善意延续下去,传递给更多的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育更多的孩子。

白韧与妻子马淑敏合影
一天上午,张舟十分想念白老,不由自主地给白老打了电话,听到电话里叫护士拔针的声音,在张舟的再三追问下,白老终于跟张舟说了实情,这时,张舟立即放下电话和领导告假,连夜赶回哈市,探望病重的白老。张舟带着南方的特产、水果、营养品,大包小裹来到医大四院病房,看到在病床上打着点滴,明显憔悴的白老,当即放下手中的礼物与白老相拥,忍了许久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看到白老病床上的备课笔记,知道白老出院后要为学生作一场爱国主义报告,张舟劝导白老注意身体,白老却说:“这场报告我已经与孩子们约好了,无论如何我不能违约,虽然身体虚弱得很,但我还能挺住,和赵一曼、江雪琴这些牺牲的英雄们比,我这不算什么,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能坚持下去”,听着白老这席话,张舟的敬佩之情由感而发。张舟是白老同单元的邻居,那年张舟考取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因为张舟的姥爷、姥姥相继去世,家庭暂时遇到困难,白老便资助了张舟1000元钱,并勉励张舟克服家庭困难,对张舟说:“你现在家庭有困难,这是暂时的,你不是孤立的,有党、政府和社会上支持你,今后,通过你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迎来更好的明天”。张舟表示非常感谢白爷爷,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自己一定不辜负白爷爷的殷切希望,毕业后报效祖国、传承爱心。
革命情谊心连心,助困学子都感恩。
和白老通信最多的就是宣西小区71栋学生杨德全,他在给白老的第9封信中写道“白爷爷,白奶奶,二老好吗,我十分想念你们,但我自从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我远赴他国之乡深造,不能回来向二老尽孝,我一定把我取得的成绩向二老分享,我多次出差到国内其他相关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先后:一是参与海温代表性课题研究,二是参加经验正交分解预报方法课题研究,三是多项式拟合预报方法等课题研究,三个课题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老师的一致好评。请爷爷奶奶放心,我一定听党话跟党走,学有所成,报效人民,报效祖国,报效党,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应用到实际产品或装备中,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也转告爷爷奶奶,我父亲的精神类疾病已经有所好转,我父亲让我向二老捎口信,感谢二老这些年对我的资助,请二老勿念”。
三、五十场教育,把五老使命担当“立”起来了
10月20日上午,我们再次来到白老家,白老在客厅内拿着人民日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的下面用红蓝铅划上了深深的红道。他对我们说:“党的二十大“两个确立”我衷心拥护,“六个必须”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人们立场和情怀,我要认真贯彻和学习。打铁仍需自身硬,要想教育好孩子,我要学好、学深、学透”。他说到做到,在白老家中看到,至今已经抄写十几本笔记,内容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党史等,里边的字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白老的其中一本笔记中夹了一张纸条写着给自己立的三个规矩:一是学习理论,政治合格;二是坚持助学,不忘初心;三是宣传教育,强国有我。可以看到由于年岁的增长且身患癌症,白老提笔写字已经有些吃力,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学习。
责任重于泰山,教育持久绵长。
白老在社区几十年中,利用这个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就盯准了教育下一代这个“定盘星”,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白老的名字在社区家喻户晓。
早在2000年,黄河社区在居民楼道开展创办楼道文化活动中,白老抓住这个契机,进行全方位的对青少年进行关爱教育,他以青少年教育为主题,在楼道明显位置悬挂写着“青少年,祖国未来的希望”的宣传板。一次,小区内一个孩子扶盲人过马路,白老便以“孩子你真棒”为题出板报鼓励孩子做好人好事,白老的此举,一下子让小区内的孩子活跃起来,纷纷向他学习,孩子们互帮互助、帮助弱者的事越来越多,蔚然成风。白老的潜移默化,示范引领使小区的孩子充满了正能量,得到了家长的一直好评。2004年,白老居住的单元里有一个高中生王振,在面临高考时信心有些不足,白老知道后利用楼道特色文化专栏以“王振加油”为题出快报给他以鼓励。高考前两天,白老又以“王震你行”为题给他增添信心。当得知王振被东北农业大学录取时,白老又换上了大红喜报“王振你赢了!”祝贺他。王振激动地说:“我人生的转折点是白爷爷给我掌的舵。”如今王振早已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国家公务员。
深夜,白老的家中,昏暗的灯光下,依稀可见床上、办公桌上都被各种书籍、笔记覆盖,白老正伏在办公桌上一笔一笔的在演讲报告上涂改,老伴催他吃完药早点休息,白老却说:“明天我要去给孩子们作报告,我要确保我的演讲内容完全没有问题才能安心睡觉”。
白老既是捐资助学的协调员,又是校外活动辅导员。
多年来,先后为44中、13中、建工小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多所大、中、小学校和芦家街道各社区青少年做过围绕党史、新中国史、爱国主义、航空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荣八耻”诚实做人等内容的宣讲思想道德辅导报告50余场,讲述了无数先烈为解放中国而英勇献身的动人故事,用他朴实的话语激励青少年继承先烈遗志,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鼓励孩子们从小树立爱家、爱社会、爱祖国的思想。有一次,白老在宣庆中学作了近2小时的报告,全场掌声不绝,一个学生这样说道:“白爷爷的报告有声有色,真实感人,我和同学们多次留下了眼泪,我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与汗换来的,我们定将不断挑战战胜自我,学习榜样,长大后举起接力棒,为建设繁荣昌盛的伟大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白老现在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他始终放不下教育孩子的重担,便想出了新办法,赶了回新潮流,那就是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线下,白老仍然坚持备课,将内容写到本上,遇到有到家中看望的学生便直接开起小课堂。线上,白老拜托家里小辈及社区为自己录制视频,并发到南岗星火微信、南岗关工委微信群、社区居民群等让更多的孩子们看到。一次,白老隔壁单元的孩子看到群中的白老讲座小视频,激动地说:“看到视频中白爷爷身后桌子上堆满了高高矮矮的药瓶和他苍白的脸色,很受感动,我要向白爷爷学习,努力奋斗,争取早日可以以昂扬的斗志、百倍的信心、扎实的作风对党起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2009年2月17日上午,春回大地。又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同志来黄河社区视察,看现场,听汇报,顾秀莲主任兴致勃勃,不吝赞扬。顾秀莲主任对白老几十年如一日对青少年呕心沥血的教育给予充分肯定,对白老支持社区工作、参与社区发展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无私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大爱给予十分赞许,是好典型,是好榜样,是好“五老”,可推广可学习。白老低调地说:“这是一个老兵、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初心,我坚守一辈子”。